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9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175篇
安全科学   265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184篇
综合类   696篇
基础理论   318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50篇
评价与监测   91篇
社会与环境   184篇
灾害及防治   6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132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116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王海云 《上海环境科学》1992,11(11):35-39,46
分析了葛洲坝工程对宜昌地区地下水的影响,论证了由此而产生的物理、化学、水动力条件等诸方面变化规律。并着重对造成影响较大的水文地质问题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42.
模糊综合评价,可以对受多层次、多因素影响的事物进行综合评价。,同时介绍了用此法评价的空气质量、每一天各点位诸因子的数据Micmsoft Excel软件在模糊综合评价中的应用,并指出Microsoft Excel的利用实现了评价结果可视化。  相似文献   
43.
基于市域尺度的中国化肥施用与粮食产量的时空耦合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化肥施用是一把双刃剑,在促进粮食产量增加、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导致了生态环境退化,当前亟需辨明化肥施用与粮食生产之间的时空耦合关系,以便为维护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提供有效的对策。以中国336个地级行政区为研究单元,分析2005-2015年中国粮食产量与化肥施用量的时空格局变化特征、化肥施用量与粮食产量的时空耦合关系及其动态变化过程。研究发现:(1)2005-2015年中国化肥施用量与粮食产量均呈上升趋势,化肥施用量的区内差异呈“粮食主产区—产销平衡区—粮食主销区”递减态势;而粮食产量的区域差异总体趋于增大,且呈“粮食主产区—产销平衡区—粮食主销区”递增态势。(2)化肥施用量增幅大致呈“东—中—西”阶梯式递增的趋势,而粮食产量增幅呈明显的南北分异特征。(3)从空间分布来看,胡焕庸线以东地区以“双高区”为主,胡焕庸线以西地区以“双低区”为主,且“低效施肥区”收缩,“他因素影响区”扩张。(4)期间,粮肥耦合关系以“双增型”为主,其他类型为辅,粮肥耦合关系主要向“双增型”与“他因素影响型”转变。  相似文献   
44.
以2000年和2004年的QuickBird卫星影像解译的徐径镇土地利用类型图为基础,对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幅度和土地利用类型之间转换的空间关系进行了研究,同时选取合适的景观格局指数对该区域的景观格局进行了分析。最后,给出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45.
Both solitary and primitively social nests of the facultatively social carpenter bee Xylocopa pubescens can be found throughout most of the breeding season. In social nests there is reproductive division of labour between a dominant forager and a guarding female. Two types of guarding females can be discerned: the young pre-reproductive guards, and older, formerly reproductive guards. The latter type of guard is found when, after a take-over of reproductive dominance either by a nestmate (mostly a daughter) or an intruder, the defeated female stays in the nest instead of leaving to try and found or usurp another nest. She is then manipulated into the role of a guard. The dominant female profits from the presence of the guard since she protects the nest against pollen robbery by conspecifics (Hogendoorn and Velthuis 1993). We have studied why superseded females might prefer to remain as a guard, rather than try their luck somewhere else. The hypotheses investigated pertain to (1) the difficulty for the defeated female of finding a new nest and of restarting reproductive activities due to (a) ecological constraints (nest and pollen shortage) and (b) the effect of age and wear on the defeated female; (2) the effects of guarding in terms of inclusive fitness. We found that superseded females remained as guards significantly more often when a nestmate (not necessarily close kin) took over reproductive dominance than when an intruder did so. Other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he decision of the defeated female to stay or leave were her age and the number of her own young still present after the supersedure. The probability of finding or constructing a new nest was lower for old than for young females. After finding a nest, old females produced less brood than young foundresses. As a result of these two factors old superseded females gained, in terms of inclusive fitness, by staying as guards, whereas young females profited from leaving the nest. We interpret these results as an indication that guarding behaviour has evolved due to kin selection. However, kin discrimination apparently did not occur. Therefore we conclude that in this species kin selection is not, in the proximate frame of reference, based on kin recognition and preference for helping kin. Correspondence to: K. Hogendoorn  相似文献   
46.
飞机座舱工效多级模糊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主要从系统工程角度 ,对飞机座舱工效多级模糊评价方法中的评价因素集、因素权重值、模糊评价矩阵以及综合评价方法等的确定 ,进行了初步探索。在此基础上 ,构造了模糊评价矩阵、因素权重值数据库流程图 ,为飞机座舱工效的总体评价及其数据库系统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最后 ,简单讨论了现存的问题及今后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7.
主要介绍了在windows环境下,用VB6.0制作的一个城市防火安全评价可视化系统。城市防火安全评价采用的是模糊综合评判方法(以苏州古城区的防火安全评价为例)。采用Access2000建立原始的数据库。在数据库中存放原始评价数据,VB6.0中的应用程序在运行时调用数据库中数据,实现数据链接,通过运算,在VB模块的窗口中显示评价结果。本系统通过设置变量使系统程序的实际应用更具广泛性和方便性。  相似文献   
48.
矿井通风系统模糊可靠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定义模糊可靠度为一个服从正态分布的模糊数,并以模糊数作为通风系统的各风路可靠度,进而提出了矿井通风系统的模糊可靠度计算方法。同时在置信水平上,确定矿井通风系统的普通可靠度置信区间。若=1,则模糊可靠度计算转化为可靠度计算。  相似文献   
49.
人为泥石流灾害严重等级的定量模糊综合评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神府-东胜矿区人为泥石流的调查分析,选择15个因素(含5个主控因素)作为其严重程度的评价因子,确定了四值逻辑(严、中、轻、否)评判的定量标准。应用模糊综合评判和分层定量模糊综合评判两种方法对该煤田65条泥石流沟的严重等级进行综合判别,准确性达93.1%,它为保护该地煤田建设和工农业生产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0.
灾害发生时影响居民心理承受能力的社会心理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岳丽霞  欧国强 《灾害学》2006,21(1):113-116
目的:探讨影响个体面对自然灾害时心理承受能力的社会心理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运用因素分析法和相关分析法对1000余名居民进行测评.结果。①个体面对灾害时的心理承受能力的影响因素为。灾害意识、灾时行为、灾害认知、社会支持,②通过相关分析,灾时行为对心理承受能力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